房山石经
全称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 在今北京房山南云居寺东北。隋大业时,僧静琬等刻经,至唐贞观十三年(639),已刻《华严经》、《维摩诘经》、《涅槃经》146石。终唐一代,刻经100多部,石4000多块,分藏于九个石洞。 辽代继续镌刻,并埋石经于穴,建塔以镇之。 金代有续刻。明代修理云居寺石经,筹划续刻,因原有石洞均已藏满封闭,遂于雷音洞(第5洞)左,新开小洞(第6洞),藏所刻经碑,云居寺刻经至此结束。 计共刻1.5万余石,佛经1025种,3400多卷。为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碑刻经,对研究佛教史和校勘木刻藏经有重要价值。现石经与云居寺塔、碑碣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