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扫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扫家 ❶ 布依族宗教习俗。 又称“撒金银火”或“送喂”(即“送鬼”)。家中有人久病不愈,或者做事不顺遂,或者养家禽、家畜常发瘟病等,又常有乌鸦在房上叫,蛇缠房梁、狗爬房子等,均认为是不祥之兆,要请布摩来扫家。 扫家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布摩在家中设祭坛,口念咒语,手拿竹片,东敲西敲,然后抓一把炒焦的柏枝树叶粉末撒在火把上。火把立即喷出一股火焰,如此一边撒,一边发出“咄!咄!”之声,以表示唬鬼除妖。 另一种是,布摩手执芭茅杆,两人用簸箕装满沙子跟在后面。布摩口念咒语,并用芭茅杆东点西指,跟在后面的人按其所指方向撒出沙子,称为“石沙驱邪”。 再有一种是把一二斤菜油倒入小铁锅内烧热,冒出火烟之后,两人用木棍穿过铁锅双耳,抬著锅跟在布摩身后。布摩边走边念咒语,并不时回身往滚烫的油锅中撒入柏枝粉末,烈焰腾起。按布依族的宗教观念,鬼魅会因惧怕烈火而离去。 则请巫师择吉日扫家。扫家仪式,设供品与扫寨大致相似。扫家后,将木刀、芭茅草插于大门外,表示把恶鬼驱出家门,再不得进家。 三天内外人不准进家,违犯者,要赔钱重扫一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