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扶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扶疏 也作“扶疎”。 枝叶茂密。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他认为,作为君主,要经常削弱大臣的实力,不能让大臣及其党羽的势力像树木枝叶那样繁茂起来。“木枝扶疏,将塞公间,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圉。”(如果树木的枝叶繁茂起来,朝庭的门就会被阻塞遮掩,大臣们富实充裕,朝庭就会空虚,君主就会被其包围。)这时,只要大臣们的势力向外扩张,君主的地位就会动摇。 (《韩非子·扬权》)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作“扶疎”。 今沿用本义。 郭沫若《郑风·山有扶苏》:“山上有扶疏的小木,池里的荷花开了。我等我的爱人不来,偏遇见许多浪子。”《旅游》:“鱼山脚下,有一幢古建碑楼,花木扶疏,绿荫遮蔽,典雅肃穆。”《成都晚报》:“篱笆之内,绿茵盖地,花木扶疏,在柳丛中显现出一个用树皮盖顶的小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