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拒俄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拒俄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 1909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俄国乘机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企图把东北变成“黄俄罗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拒不从东北撤军。 1902年,清政府经过交涉与俄方订立《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要在一年半之内分3期从东北撤出。 1903年4月,第二期撤兵时间将届时,俄国不仅违约不撤军,反而增派军队,并提出7项无理要求,意在长期霸占东北。 消息传出,举国愤慨。首先是上海的爱国志士在张园开会抗议。 他们一面致电清廷,抗议俄国的无理要求,“我全国人民碍难承认”;一面通告各国,“即使政府承允,我全国国民万不承认”。而且声明,今后如有“仇洋”之事,即“系由俄所致”。 北京、武汉等地学生罢课示威,起而响应。留日学生也在东京召开拒俄大会和成立拒俄义勇队(即学生军),并派代表回国活动,要求奔赴前线,抗击俄军。 后因清廷阻挠破坏,被迫停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