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嗟来之食 |
释义 | 《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后用“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义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嗟:语气词。 造志士不受~。|朱自清不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君子不食。 音“嗟”不念作“相差”的“差”chā。 嗟:呼语,没有礼貌的吆喝声。比喻带侮辱性的施舍。 例在十分艰苦的日子里,他表现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宁愿饿死,也不接受侵略者的~。 提示多作宾语。 【近义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嗟来之食 【典 故】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101873条汉语词条,其功能类似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各类汉语词典,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