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有两种:1.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谓希望,即行为人追求结果的发生。2.间接故意,行为人预见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谓放任,表现出对危害结果的漠不关心,听之任之,或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没有指望利用一定条件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仅仅指望也许不会发生,如放毒害妻,预见其子亦可能中毒,但听之任之,结果其子中毒后死亡。 在上述的心理状态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构成的犯罪,为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