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形容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小事或者无足轻重的利害与得失。斤斤:看得清楚的样子,引申为琐屑细小。 计较:计算比较。 [出处]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清·刘坤一《复吴清臣》:“该镇以专阃大员,于一利字,斤斤计较,不胜纠缠,颇有逼人难堪之处。”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在劳动的过程里,很少有人为了个人的什么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❷ 作谓语。魏巍《驳“实惠”论》:“从我们个人来说,从一个先进的青年来说,应该把革命的理想、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决不可见义忘利,斤斤计较个人眼前的一点所谓‘实惠’,模糊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附条] ❶ “斤斤较量”。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❷ “计较”。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同义] 掂斤播两 锱铢必较 寸量铢称 [反义] 宽宏大量 豁达大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