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正处于某种情势中。 义即“正”。 ❶ 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贾谊集·治安策》)——句义:天下的形势〔好比一个人〕正患著严重的肿病。 ❷ 天下方乱,群雄虎争。 (《世说新语·识鉴》)——虎争:像猛虎一样地你争我抢。 二、表示动作刚施行不久。 义即“刚”、“刚刚”。 ❶ 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 (《世说新语·言语》)——句义:〔我〕刚问起国士,〔你〕却说到各位兄弟,因此责备你。 ❷ 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世说新语·文学》)——句义:〔婢女〕刚要自述情由,郑玄就发怒了,让人将她拖至泥泞中。曳(yè):拖。 著:至,到。 ❸ 方有制置,会疾作,不能治军。 (《旧唐书·李晟传》)——句义:〔李愬〕刚刚作好安排调度,正遇疾病发作,不能治理军队。 三、表示动作即将施行。 义即“将要”、“即将”。 ❶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会猎:会战。 ❷ 朝议方擢吕师孟为兵部尚书。 (《宋史·文天祥传》)——擢(zhuó):提拔。 四、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上述条件下才得以施行或出现。义即“才”。 ❶ 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 (《世说新语·雅量》)——句义:〔谢益寿〕回过头来跟羊孚谈赏义理,王齐、王睹才知道羊孚有奇才。 ❷ 故览之者,初疑其易;而为之者,方觉其难。 (《史通·叙事》)——句义:所以读《古代典籍》,起初怀疑它太容易;可是动手写东西,才明白写得简要是很困难的。 ❸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杂志一》)——之:指雁荡山。 介词 介绍动作施行或情况出现的时间。 义即“在”、“当”。 ❶ 方此地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安在:在哪里?❷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晏如:安乐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