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旋耳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旋耳疮 儿科病证名。 指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围皮肤生疮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名耳镟、月蚀疮。 多由乳母膏梁积热;又复感风热或肝胆湿热上侵耳部所致。 临床常见的有偏于湿热者、偏于热毒者和偏于风热者。偏于湿热者,临证可见外耳道、耳廓、周围皮肤及耳后皱壁出现红斑或粟状小丘疹,融合糜烂,渗出液浸淫淋漓,有瘙痒与灼热感,舌苔大多黄腻。治当清热化湿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偏于热毒者,主证为渗液较多,皮肤充血明显,有疼痛、搔痒和烧灼感,病灶周围可能出现肿胀,由于皮肤充血、灼热可导致表面干燥、皲裂而出血,耳根下颈淋巴结肿胀或压痛。 患儿多伴有心烦、咽干、口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多黄糙,舌质红,治宜清热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加减。 偏于风热者主证为瘙痒特别明显,时作时止,病灶边缘不清,蔓延扩展,治宜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