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名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名论 三国魏哲学家王弼继承老子“道”是“不可道,不可名”(《老子·一章注》)的观点。 他在《老子·指略》中说:“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既”,尽。这是说,对于“道”来说,名之不可能得当,称之不可能穷尽。名必有所辨别,这样就有不兼,即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部分,不完备、不概括;称必有其来由,只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去反映,这样就不能穷尽一切。 不完全就不是真,不能穷尽就不能为名。“道”是“无”,“无”是无形无色无名无声,不可言说表述的,它只能体认。由此可见,这是具有神秘直觉色彩的观点。 反映了王弼的神秘主义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