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礼(禮)★★★ 00826名

lǐ ❶名对神祇(qí)、祖先、尊长、宾客等表示敬意,或对社会生活中某些重大事情表示庆祝、纪念而举行的仪式。祭礼|婚礼|典礼|礼堂 →❷名我国古代制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义廉耻|封建礼教|礼法 →❸名表示尊敬的态度或言语、动作。赔礼道歉|给老师敬个礼|礼节|军礼 →❹名为表示尊敬、庆贺或感谢等而赠送的物品。送一份厚礼|不吃请,不受礼|彩礼|礼金 ○❺名姓。
❶某种约定俗成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行。常作宾语。 敬了一个~|不必行这种大~。 ❷礼物。 a.作主语。 ~轻情意重。 b.可作宾语。 我怎好收人家的~呢? 【词语】 礼拜 礼单 礼法 礼服 礼花 礼教 礼炮 礼品 礼让 礼尚往来 礼数 礼俗 礼贤下士 礼仪 礼遇
字源解说 “豊”是“禮”的本字。豊,甲骨文 = (像许多打着绳结 的玉串 )+ (壴,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豊”作为单纯字件后,有的金文 再加“示” (祭祀)另造“禮”,强调“禮”的“祭拜”含义;同时误将“玉串” 和“建鼓” 构成的金文 ,拆写成“曲” 和“豆” ,玉和鼓的形象消失。有的金文 加“酉” (酒)另造“醴”,表示以美玉、美酒敬神。籀文 将金文字形 和 加以综合,取 之“示” ,取 之“酉” ,并以“水” (酒)代“酉” (酒),大大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俗体隶书 基本承续籀文字形 ,将籀文字形中的“水”形 写成“乙”形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 ,古文禮。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礼,履行敬拜活动。用来敬神致福的仪式。字形采用“示、豊”会义,“豊”也是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礼”。 引申线索

字源解说 “豐”是“禮”的本字,而“豊”是“豐”的异体字。豐,甲骨文--new/018-2li/14jia00.gif)  (壴,即“鼓”的本字,打击乐器) (两个“丰”,即两个玉串),表示击鼓奏乐、奉献玉器,隆重祭祀,向祖先和神灵献礼。有的甲骨文 将两个玉串 简写成“珏”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壴” 中的“牛头” (制鼓的牛皮)写成“山” 。篆文异体字“豊” 则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牛头” 写成上框形 。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奉献玉器,隆重祭祀,向祖先和神灵献礼。隶书 将篆文字形上部由框形 和“珏” 构成的 写成“曲” 。当“豐”的“祭祀行礼”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示” (祭祀)另造“禮”代替。古籍多以“禮”代替“豐”和“豊”。由于“豐”字包含两个“丰”的字形,古籍也常假借“豐”代替“丰”,以致古代字书误将读音本为 lǐ 的“豐”,读成“丰”的读音 fēng。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豊,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凡豊之屬皆从豊。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豊,祭祀行礼的器物。字形采用“豆”作字根,是象形字。所有与“豊”相关的字,都采用“豊”作字根。
【字族索引】 乚
【同音字】 l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