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经常施行,或情况经常出现。 义即“经常”、“时常”、“时时”。 ❶ 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吕氏春秋·具备》)——句义:书吏正要写,宓子贱从旁边时时牵制摇晃他的胳膊肘。 书吏因此写得不好,于是宓子贱为此而大怒。 ❷ 吕禄信郦商,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句义:吕禄很相信郦商,经常跟他一起外出游玩打猎。 ❸ 今苍梧之外,山人采药,时有得青石,圆洁如珠,服之不死,带者身轻。 (《拾遗记·虞舜》) 二、表示动作的偶然施行或情况的偶尔发生。义即“偶尔”、“有时”、“间或”。 ❶ 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汉书·霍光传》)——句义:霍光有时休假出了宫廷,上官桀就进入宫庭代替霍光决断公务。 休沐。休假。辄:便,就。决事:处理、决断公务。 ❷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右丞集·鸟鸣涧》) 三、表示动作按时施行或情况按时出现。 义即“按时”、“及时”。 ❶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句义:学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❷ 不时筑,而人果窃之。 (《韩非子·说林下》)——〔这家人〕没有及时修理好墙,坏人果然来偷窃了。 ❸ 及宣王至辽东,霖雨,不得时攻。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句义:等到宣王司马懿到辽东后,雨一直下个不停,不能按时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