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会典
原作《大明会典》。 书名。明朝官修。二百二十八卷。记述明朝典章制度。 原书以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官修《诸司职掌》为主,参以《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军法定律》、《宪纲》等十二种书,并附历年有关事例。英宗天顺时,拟纂《条格》以续,未成。 孝宗弘治十年(1497)命纂《大明会典》,于十五年成书一百八十卷;武宗正德四年(1509),令内阁重加参校,补正遗阙,同年十二月毕功,于六年四月刊行。世宗嘉靖八年(1529)又令增补,于二十八年另成《续修大明会典》五十三卷,未刊行。神宗万历初再令续修。 自四年(1576)正式开馆,于十五年成书,遂为定本。 题申时行等撰。本书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职守、事例。 各官职下多列有详细统计数字、冠服、仪礼等附有插图。内容丰富,为研究明史的基本史料。有商务印书馆断句排印本(收入《万有文库》)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