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最适合区域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最适合区域法 亦称田中法,由日本东京大学田中教授1953年提出。 它是对强制确定法中,选择价值活动对象的一种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在选择价值工程活动对象时,不单纯根据功能价值系数V1相对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考虑了能评价系数F1与功能成本系数C1的大小进行综合判断。田中法建立了最适合区域图。 最适合区域图 图中,V=1称标准线,由上下控制线构成的锥形区域称最适合区域。 进行功能评价时,将评价零件(功能)根据F1与C1的大小,以点子的形式绘于图中,在最适合区域(即锥形区域)内的零件(功能)不作为价值活动对象,区域外的零件(功能)应作为价值活动对象,其中下控制线以下的零件(功能)应作为降低成本的重点对象,上控制线以上的零件(功能)应适当考虑适当提高成本以增加其功能。 最适合区域上下控制线由双曲线 当C>F时,即下控制线由下式确定: 当C<F时,即上控制线由下式确定: 式中:F表示功能评价系数坐标变量;C表示功能成本系数坐标变量;S表示常数。 根据价值活动要求及评价数目多数人为给定,常取S=50、100等。 最适合区域法表明,价值活动中,对离0点远的对象应进行严格控制,而对离0点近的对象应放松控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