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
中药名。 见《嘉祐本草》。别名:木贼草、节节草、节骨草。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全草。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 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 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棱,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 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苦涩。 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尚以同属植物纤细木贼(笔管草)Equisetum debile Roxb.的全草作木贼使用。见土木贼条。 洗净,稍润,煎去根部,切段,晾干。 味甘苦,性平,无毒。入肺、肝、胆经。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 气血虚者慎服。 ❶ 治目障昏矇多泪:木贼草(去节)30克,为末和羊肝捣为丸,早晚各食后服6克,白汤下(《方脉正宗》)。 ❷ 治目昏多泪:木贼(去节)、苍术(泔浸)各30克。 为末,每服6克,茶调下,或蜜丸亦可(《圣惠方》)。 ❸ 治风寒湿邪,欲发汗者:木贼草(去节)30克,生姜、葱白各15克。水煎热饮,即汗(《圣惠方》)。 含犬问荆碱,二甲砜,胸腺嘧啶,阿魏酸,小量的咖啡酸,香英兰醛,对-羟基苯甲醛。 皂甙,树脂及葡萄糖1.75%~4.35%,果糖2%~5%。木贼属植物还都含黄酮甙,主要是山柰酚的甙和槲皮素的甙。  木贼 1.植物全形 2.孢子囊恵 3.孢子囊与孢子叶的正面 4.孢子囊与孢子叶的背面 5.茎的横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