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老鼠尾、地杨梅、浪伞根。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叶(朱砂根叶)亦供药用。见专条。秋后采挖根部,洗净晒干。干燥根,多分枝,呈细圆柱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4~10毫米。 表面暗紫色或暗棕色,有纵向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断面木部与皮部易分离,皮部发达,约占断面1/2,淡紫色,木部淡黄色。 产福建、湖南、广西。湖南地区尚以同属植物两色紫金牛Ardisia bicolor Walker.与本品同等使用。 味苦辛,性凉,无毒。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为丸、浸酒。 外用:捣敷。 ❶ 治咽喉肿痛:朱砂根9~15克。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❷ 治肺病及劳伤吐血:朱砂根9~15克,同猪肺炖服。 先吃汤,后去药吃肺,连吃三肺为1疗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❸ 治跌打损伤,关节风痛:朱砂根9~15克。水煎或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药理实验表明25%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