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核桃楸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核桃楸皮 中药名。 出《中药志》。别名:楸树皮,楸皮。 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收,剥取枝皮或干皮,晒干。 干燥的枝皮,常扭曲成绳状或呈单卷筒状,长短不一,可达1米以上,厚1~2毫米。外表面浅棕灰色,平滑有细纵纹,并有少数浅棕色圆形突起的皮孔与三角形叶痕。内表面暗棕色,平滑而有细纵纹。质坚韧,不易折断而易纵裂,断面纤维性。 气无,味微苦而略涩。水浸液浅黄棕色,不显荧光。产于河南、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本品在国内许多地区当秦皮使用,但据《本草纲目》记载,秦皮当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的树皮。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止痢,明目。 治泄泻,痢疾,白带,目赤。 内服:煎汤,4.5~9克。外用:煎水洗眼。 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水煎服。或用核桃楸皮15克,洗眼(《陕甘宁青中草药》)。 ❹ 治麦粒肿、大便干燥:核桃楸皮9克,大黄6克。水煎服。 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