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拾遗》。别名:木犀花。为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花。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9~10月开花时采收,阴干,拣去杂质,密闭贮藏,防止走失香气及受潮发霉。花含芳香物质,如r-癸酸内脂、d-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反-芳樟醇氧化物、顺-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壬醛、β-水芹烯、橙花醇、牻牛儿醇、二氢-β-紫罗兰酮。 花蜡含碳氢化合物、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性温,味辛。 散瘀、化痰。治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国药的药理学》”:“治口臭及视觉不明。 ”《陆川本草》:“治痰饮喘咳。”内服:煎汤,1.5~3克;或泡茶、浸酒。外用:煎水含漱,或蒸热外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