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桓公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桓公事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 齐鲁之战,鲁国战败,割地求和。齐桓公同意在柯地与鲁会盟。 鲁国曹沫在会盟时执匕首强迫齐桓公退还割地。 后遂用此事为劫持敌国君主之典。 唐·柳宗元《咏荆轲》诗:“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