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项羽叔父)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反同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舞(蜂舞,众蜂飞起,交横若舞,这是指多的意思)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 战国末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了中国。当时楚国人,特别是楚国贵族,出于复国报仇的情绪,到处流传著这种说法。 楚南公的话就是一个代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原是楚人表示其复仇的决心,后常以比喻弱能胜强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宋·陆游《金错刀行》诗:“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