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聊生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指老百姓无所依赖,生活极其困苦。聊:依靠,依赖。 [出处] 战国·秦·黄歇《上书说秦昭王》:“百姓不聊生。”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陶铸《崇高的理想》:“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 ❷ 作分句。冯德英《迎春花》八章:“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附条] “人不聊生”。《元史·定宗纪》。 [同义] 民不堪命 民生凋敝 生灵涂炭 [反义] 民富国强 民殷国富 民康物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