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惊慌或羞恼。 气急: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五回:“只见数个小喽啰,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功能、例句] ❶ 作独立成分。 王雨玉《蚊子和狮子》:“(气急败坏地)痒死我了,啊!我把脸都抓破了。” ❷ 作状语。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肇事的家伙在哪儿?’警察气急败坏地问。” [附条] “气急败丧”。茅盾《微波》。 [同义] 恼羞成怒 暴跳如雷 手足无措 [反义] 不动声色 心平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