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穴
❶ 经穴名(Qixue KI13)。 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别名胞门、子户。出《针灸甲乙经》。 气,气血之气,在此指肾气。穴,土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室,故名气穴。 《针灸甲乙经》:“在四满下一寸。”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任脉关元穴),旁开0.5寸。 穴经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局部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分布有肋下神经。主治奔豚,月经不调,妇人子宫久冷不孕,赤白带下,小便不通,胀气,泄泻,痢疾,腰脊痛,肠绞痛,从内眦始的目赤痛等。 配肾俞、气海、三阴交、商丘治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症。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10~30分钟。 ❷ 泛指腧穴。《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素问·气穴论》:“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气,指经络之气。 《素问·气府论》中解释经穴为“脉气所发”,也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 ❸ 指下丹田。 《玄肤论》“夫气穴者,乃吾人胎元受气之初。所禀父母精气乃成者,即吾人各具之太极也。其名不一,曰气海,曰关元,曰灵谷,曰下田,曰天根,曰命蒂,曰归根窍复命关,即一处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