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泄不通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严密。 泄:排出,流出。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行,水楔不通。”《大唐善导和尚集·观疏经》:“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宫,内官守当水泄不通。”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五二:“当顾涌找到农会去献地的时候,合作社里挤满了人,院子里也水泄不通,大门外也一层一层的站著。” ❷ 作补语。 《水浒传》九六回:“宋江分拨将佐到昭德,围的水泄不通。” [附条] “水泄不漏”。《东周列国志》七回。 [同义] 风雨不透 观者如云 密不透风 [反义] 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