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 义即“永远”、“长久地”。 ❶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琼琚:玉佩。 匪:非,不是。报:报答,回报。 ❷ 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史记·鲁周公世家》)——坠:失。 葆命:神命。 ❸ 臣以为太子行臣言,则易水之北永无秦忧,四邻诸侯必有求我者矣。(《燕丹子》)❹ 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也。(《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句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辛劳一时而长久安逸,暂时破费而永远安宁。 ❺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杜工部集·赤谷》)——嗤:耻笑。 ❻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全唐诗·李白:月下独酌》)——交欢:欢聚。 邈:远。汉:天上的银河。 二、表示动作经常施行。义即“常常”、“经常”。 ❶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尚书·大诰》)——句义:我常常在考虑:上天是要灭掉殷朝的。 譬如种庄稼的农夫,我怎敢不像农夫那样对我的田亩尽职尽力呢?❷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经·魏风·硕鼠》)——逝:誓。去:离开。女:你。 适:到,往。乐郊:理想的乐土。 号:哀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