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密尔顿法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密尔顿法则 一译“哈米尔顿法则”。 解释利他行为遗传机制的数学模型。英国行为遗传学家W.D.汉密尔顿1964年提出。其要义是有一种产生利他行为的等位基因,使携带这个基因的动物为其亲属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其他个体作出生殖上的牺牲,当这样产生的效益大于其付出的代价时,这个等位基因就会在种群内扩散和固定下来。通常,效益是指机体的整套基因得以成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它不是个体的繁殖力,而是携带整套基因的亲属或家族的繁殖力,也称为家族选择。这种选择的条件可以用rb-c>0或b/c>1/r来表示。 其中r代表亲属关系,b代表繁殖效应,c代表个体牺牲的代价。实际上亲属关系可以从家族系统的记录中确定,也可通过电泳分析和其他方法证明。 效益和代价的最简单衡量,就是根据携带该套基因的后代的数目。归属于阖族适宜性的概念。 参见“家族选择”、“阖族适宜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