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阴要塞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阴要塞起义 ❶ 1916年,袁世凯窃国称帝。 正在江苏军官教导团学习的四川潼南人杨闇公(时年18岁),利用该团关系,秘密来到江阴黄山炮台,策动驻防官兵反对袁世凯。起义仅10天即告失败。 江阴江防要隘位处长江南岸,地势险要,为南京、上海之屏障。长江江阴段,为长江下游最狭处。蒋介石在此部署驻防的兵力达7000余人,配备有各类榴弹炮、加农炮、战防炮78门。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举行渡江战役。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共已在江阴要塞内发展了特别党员,并根据“要抓实力”的指示,作了大最工作。 渡江前,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和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加强了对江阴要塞的策反工作,使要塞的炮兵总台、守备总队、游动炮团三支武装力量的实权,基本上都被中共地下特别党员所控制。22日凌晨,要寒官兵成功地举行起义,保证了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的第三野战军渡江部队,在江阴东西60里长的江面上未受阻击,并调转炮口轰击国民党军艇及顽抗的守军。 国民党政府的长江下游防线因此而被打开一个大缺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