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四声考
音韵著作。 清纪昀撰。书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 分上、下二卷。 此书依南北朝梁沈约诗文用韵考求沈约《四声谱》之分部、次第。 纪氏认为,沈约既以声病绳人,则其文章必不自乱其例,所用四声即其《四声谱》,因而可据其诗文之传世者,排比求之。韵之分部据押韵考求,韵部相次则依同用关系推知。 上卷包括上平、下平,下卷包括上、去、入。依《广韵》206韵次序,沈氏诗文用韵中同用之韵部合为一类,每类逐篇录其韵脚,注其为某韵。 以此为沈书之梗概。 每一类后,与《广韵》所注同用、独用关系比较异同,又引《梁书》、《隋书》、隋陆法言《切韵序》、唐李涪《刊误》、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清万光泰《四声谱考略》等书,而后下以己按,论其异同得失。据其所考,得沈书平声41部,仄声75部。与《广韵》相比,平声不合者十居一二,仄者无一不合。 因推断陆法言《切韵》乃“窃据沈《谱》而稍为笔削者”。又认为沈书不过收常用字,而隐僻者不收,且无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