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泥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泥鳅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别名:鳛、鳅、鳅鱼,和鳅。为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的肉或全体。栖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味甘,性平,入脾经。 补中气,祛湿邪。治消渴,阳萎,传染性肝炎,痔疮,疥癣。 内服:煮食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❸ 治久疮不愈合:泥鳅醋灸为末,掺患处。 ❺ 调中收痔:鳅鱼同米粉煮羹食。 共炖汤服。 共炖汤服(上3方出《四川中药志》)。现代临床用之治疗传染性肝炎: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肠内容物排净,然后用干燥箱烘干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 本品可食部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肉脂肪中含脂肪酸。全体含维生素A、B1、B2、PP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