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泻热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泻热方 【方源】: 《千金》卷十五。 【异名】: 泻热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组成】: 大黄 麻黄 黄芩各四两 杏仁 赤茯苓 甘草 橘皮 芒消 泽泻各三两 【用法】: 上 【主治】: 右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 【方论选录】: 《千金方衍义》:大黄、芒消泻里热;麻黄、杏仁泻表热;黄芩、甘草泻半表半里热;茯苓、泽泻泻不表不里热,使从水道渗泄;橘皮佐麻黄、杏仁引领里热从元府开发也。此方治热从内发,故可表里兼攻,若非伤寒之邪邪未传里,不可轻用里药之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