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渤海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渤海国 满族先世靺鞨人建立起来的地方民族政权。712年,唐王朝为安抚边陲,派使臣崔忻册封靺鞨人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和“渤海郡王”,从此靺鞨便以“渤海”为名,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719年大祚荣去世,其子大武艺继位,称武王。武王继续扩大疆域。渤海国以今辽宁朝阳地区为中心,境内有5京、15府、62州。上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上京的龙泉府是行政中心。渤海国疆域辽阔,东抵日本海,南到朝鲜半岛以尼河(龙兴江)以北,西与契丹人接壤。渤海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较发达。《新唐书》载:渤海的布、绸、稻等,都驰名中原。渤海依附于唐,其行政体制均效仿唐朝,设宣诏省、中台省和政堂省;政堂省下设忠、仁、义、智、礼、信6部。渤海注重汉文化,派人赴长安入太学学习,渤海诗人的作品不仅传至中原,而且在日本、朝鲜的典籍中也有记载。渤海的散文作品,如书、表等也不乏传世之作。926年,渤海国被契丹人灭亡。渤海灭亡后,大批渤海遗民或并入契丹,成为辽国臣民,或南逃辽宁南部地区,后形成女真人的一些部落,或更姓改名,融入汉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