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苹(蘋)★★★ 02338名

píng 见下。苹果,苹果绿。 用法说明“苹”是“萍”的本字,又用作“蘋(píng)”的简化字。另见 pín“𬞟”。
字源解说 本 字“苹” 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扁形,没有起伏与高度。苹(pÍn),篆文 = (草)+ (平,扁),造字本义:在水面上横向生长、形态扁平的浮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的“艸” 写成“艹” ,将 写成 。当“苹”的“浮萍”本义消失后,再加“水”另造“萍”代替,强调生长在水域。 合并字“蘋” 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贵客。薲,篆文 = (卄,植物,代水果)+ (宾,贵客),表示一种适宜招待贵客的水果,即“槟子”。楷书“蘋”(pÍng)另造会义字,“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回头看, = (卄,植物,代水果)+ (频,回头看),表示漂亮而香甜的水果令人过目不忘,频频回头。古人将“薲”与“蘋”通用。造字本义: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香甜可口的果实。据记载“槟子”是“柰”的果子,原产于中亚,秦汉时代见于新疆西部,中原称“绵苹果”,也叫“沙果”,俗称“回回果”,圆梨形,成熟时红润可爱,香甜可口,是适合宴宾的“果王”。古代诸称中“平波”、“平破”,是对西语的音译,而“频婆”既是音译也是意译。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苹,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萍,浮萍。无根,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水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苹”也是声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平
【同音字】 pí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