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程度较前为甚或越来越高。 义即“更”、“越发”。 ❶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句义: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要靠它来庇护。 得到原国却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这样的话〕,失去的东西就更多了。信:信用。庇:庇护。原:原国,春秋时一个诸侯国,在今山西沁水,后迁到河南济源。亡:失掉,失去。 ❷ 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威仪:刑罚礼仪。加多:繁多。 而:可是。行:行为。薄:不淳厚。 ❸ 武安由此滋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句义:武安侯从此更加骄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