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漆姑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漆姑草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漆姑,珍珠草,地松,大龙叶,羊儿草。为竹科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Ohwi的全草。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生于山野、庭园、路旁等阴湿处。分布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4~5月间采,晒干或鲜用。味苦辛,性凉。 治漆疮,秃疮,痈肿,瘰疬,龋齿,小儿乳积,跌打损伤。《滇南本草》:“治面寒疼。新瓦焙干为末,热烧酒服。”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 外用:捣汁涂或捣敷。 ❹ 治蛇咬伤:漆姑草、雄黄捣烂敷(上4方出《湖南药物志》)。 煎服。外用鲜草捣绒敷(《常用中草药手册》)。 ❻ 治虚汗、盗汗:大龙叶30克,炖猪肉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