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漏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漏壶 又名挈壶、漏刻、刻漏、壶漏、更漏,古代重要计时仪器之一。 利用壶中水(或沙、水银)流出量表示所经时间,多用百刻制。梁代《刻漏经》:“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至迟在东汉初年已出现二级漏壶,晋代有三级漏壶,唐制使用四级漏壶。宋景祐三年(1036)后,装置平水壶的莲花漏风行全国。 刻箭约发明于商代,由于昼夜长度不同,夜间要体现五夜制等原因,一年中所使用刻箭不同,如春秋战国时代曾施用41根刻箭计量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昼夜时刻。计时方法有淹箭法、沉箭法、浮箭法等。 我国古代漏壶制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史·天文志》中沈括《浮漏议》,全面研究漏壶制造及误差等问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