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漳水十二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漳水十二渠 古渠。 战国初期魏国修建的灌溉邺地的水利工程。漳水发源于山水,流至平原时水势很急,每逢雨季,水量突增,于邺城(今磁县、临漳一带)往往泛滥成灾。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一百余年后,魏襄王(前318~前296年)任史起为邺令,继续修治渠道,“引漳水灌邺”。使原是盐碱地、产量略等于邻近地区之一半的邺地,用含有大量细颗粒泥沙、有机质肥料的漳河水灌田、洗碱、填淤、加肥,改变了自古以来的“斥卤”之地,成为“生之稻梁”的沃土,亩产量达到一钟(相当于现在200多市斤)。邺地变为魏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从战国到西汉,漳水十二渠的效益一直显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