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激:冲去。浊:脏水。 清:清水。 [出处] 战国·尸佼《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折:“待制为官,尽忠报国,激浊扬清。” ❷ 作介宾短语的宾语。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 [附条] “激扬”。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同义] 惩恶劝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