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濮上之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濮上之音 比喻淫荡亡国之音。《史记·乐书》:“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