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札(3;4*剳*劄)★★☆ 03572名

zhá ❶名古代写字用的小木片。笔札 →❷名书信。书札|信札|手札 ❸名 旧时的一种公文。奏札|札子 →❹名笔记。札记另见zhā。
字源解说 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紥”的省略,表示缠绕、捆扎。札,篆文 = (木,木片)+ (乙,“紥”的省略,捆扎) ,造字本义:将写字的若干小木片捆成一捆。隶书 将篆文的 写成 ,将篆文的 写成 。有史的远古时代,先民将文字刻划、铸印在甲骨或金属器皿上,便于信息的永久保留,但技术复杂,效率不高。后来先民发现,耐潮耐温的竹片虽不如甲骨、铜器永固,但在竹片上书写,方便而高效,可谓“简单之至”,遂称之为“简”。再后来,人们发现,木片虽不如竹片那么耐潮耐蚀,但在木片上书写更为方便,重量更轻,易于携带,于是“札”和“牍”继“简”之后盛行。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写的叫“简”* ,用木片书写的叫“札”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札 乚
【同音字】 zh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