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
【释义】: 狐狸。 《邶风·北风》三章:“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毛《传》:“狐赤乌黑莫能别也。”郑《笺》:“赤则狐也。黑则乌也。”《豳风·七月》四章:“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狐,俗称狐狸。 狸,俗称野猫。裘,皮衣。 《小雅·何草不黄》四章:“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毛《传》:“芃,小兽貌。”郑《笺》:“狐,草行草止。”《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狐,南北皆有之,北方最多。有黄、黑、白三种,白色者尤稀。尾有白钱文者亦佳。日伏于穴,夜出窃食。声如婴儿,气极臊烈。 毛皮可为裘。其腋毛纯白,谓之狐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