猨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集校】: 洪兴祖: 猨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校语:猨,一作蝯。狖,一作貌。 捷,一作 。[按,貌,应是“貁”之误字,明繙宋本并误。 朱本校语作“貁”,是。貁,也作“狖”。 《汉书》八七上扬雄《反离骚》:“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拟而不敢下。”注曰:“貁似猴,卬鼻而长尾。”] 朱熹:置猿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校语:猨,一作蝯。狖,一作貁。于,一作于。 捷,一作捷。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集释】: 王逸:言猨狖富居高木茂林,见其才力,而置之棂槛之中,迫局之处,责其 巧,非其理也。 以言君子当在庙堂爲政,而弃之山林,责其智能,亦非其宜也。 洪兴祖:棂,音零,阶际栏。 黄寿祺:棂,(líng)檐端与椽相连的板。《方言》:“屋梠谓之棂。”注:“即屋檐也。” 王泗原:《説文》“楯(食尹切)间子(格子)也”。又“楯,阑槛也。”《广韵》:“棂槛,阶际阑。” 潘啸龙:猨狖(yòu又),猿猴。 狖,长尾猿。欞槛(líng jiàn灵涧),雕有木格子的栏杆,此指阶际围栏。捷巧,快捷灵巧。 责,要求,此指令其实现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