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草
中药名。 见《峨嵋药植》。别名: 鸡尾草,小凤尾草。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Pteris henryi Christ的根或茎叶。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 生于路旁石隙中。分布贵州等地。 全年可采。性凉,味苦涩,无毒。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忌内服。 ❶ 治狂犬咬伤:割鸡尾草根茎,加酒捶绒外包,另用割鸡尾草,化稿树皮,杨梅树皮,干者各6克,煎水日洗3次。 ❷ 治汤火烫伤:割鸡尾草叶,焙干为末,茶油调。以鸭毛蘸涂患处。 ❸ 治刀伤: 鸡尾嫩叶,酸迷迷,糯米菜,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上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