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鬃草
中药名。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别名:石中球,铁线草,乌脚芒。 为铁线蕨科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ueneris L,白背铁线蕨Adiantum davidii Franch.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须根密生,淡褐色。根茎横行,黄褐色,密被淡褐色鳞片。 喜生于阴湿的溪边石上或有松林的坡地上。分布广东等地。 味苦,性凉。 《泉州本草》“入肝,肾二经。”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 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❶ 治肺热吐血:猪鬃草,红茅草,三匹风。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❷ 治风湿性关节酸痛:鲜铁线草30克,浸酒500克。每次一小杯(约60克)温服。 ❸ 治皮肤瘙痒及疮疖湿疹:鲜铁线草60克,煎水洗(上二方出《泉州本草》)。 ❹ 治小儿尿结:猪鬃草6克,谷精草9克。水煎服。 ❺ 治尿淋血淋:猪鬃草,海金砂,铁丝扭各15克,水煎服(上二方出《贵阳民间草药》)。 ❻ 治尿道感染及结石:猪鬃草9~15克,水煎服。 ❼ 治乳腺炎,乳汁不通:猪鬃草9~15克。 水煎服,甜酒为引(上二方出《云南中草药选》)。铁线蕨全草含挥发油,黄酮类,糖类和鞣质。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芪甙,异槲皮甙,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芸香甙和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铁线蕨有祛痰作用,故用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无抗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