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生卒】:177—217 【介绍】: 东汉末期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 少有异才,备受蔡邕推重,年十七为黄门侍郎。曾避难荆州,后为曹操幕僚,赐爵关内侯,拜侍中。 提出安身的主张,“盖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论》),把安身之道归结为无私、寡欲。“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也。”(同上)在继承老子无私寡欲思想同时,又以儒家的理义相约束,融合儒道两家学说。还提出儒、法统一论,主张“吏服雅训,儒通文法”(《儒吏论》),改变以往儒、法对立的观念。《三国志》卷21有传。 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又有今人校点《王粲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