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命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命哲学 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流派,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形成于德国(尼采、狄尔泰、Г.齐美尔)和法国(柏格森)。 生命哲学的产生,是与生物学、心理学及其他科学的迅速发展相联系的,因为这些科学已发现世界的机械图景漏洞百出。生命哲学企图从唯心主义立场来克服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生命哲学的出现,标志了资产阶级哲学的危机,标志了资产阶级哲学已抛弃神学并转到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生命哲学还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独特性作了唯心主义的曲解。 生命哲学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由非理性主义“生命之流”的显露所引起的危机。生命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这种本原跟物质和意识不同,它是积极地、多样化地、永恒地运动著的。 生命不能借助感觉或理性来认识,它只能被直觉地理解、为体验所领会。本世纪20—30年代,在施本格勒、Э.施普兰格尔以及А.克拉格斯、А.博伊姆勒尔等人的著作中继承了生命哲学的思想,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并且充当了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柱。 生命哲学的某些思想成了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