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言厉色
疾言:说话急躁。 厉色:态度严厉。 形容发怒时的神情。《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梅大老爷的脸色已经平和了许多,就是问话的声音也不象先前疾言厉色了。” 也作【疾声厉色】。 《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寇太监述闻》:“少不如意,罚令长跪,一见即疾声厉色,积威既久,皇上胆为之破。”沈从文《绅士的太太》:“人是读过书,很干练的人,在议会时还极其雄强,常常疾声厉色的和政敌论辩,一言不合就击起一个墨盒飞到主席台上去。” 又有❶ 【疾言遽(jù)色】。(遽:惊慌。 )形容语言急切,神色慌张。 《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曾疾言遽色。” ❷ 【疾言倨色】。(倨:傲慢。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