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居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居易 【生卒】:772—846 【介绍】: 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其先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少遭战乱,知民间苦。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有“济天下”之志。又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又历任杭州、苏州刺史,累官至刑部尚书。诗存近三千首,为唐诗人中存诗最多者。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提倡反映社会现实,形式与内容统一,反对华辞丽藻而内容空虚的文风。诗作题旨鲜明,语言明白晓畅、妇妪能诵。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常相唱和,人称“刘白”。早期的讽谕诗尖锐地揭露政治上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痛苦,如《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卖炭翁》揭露权宦的残暴掠夺,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寄寓极大的同情。《暮江吟》、《钱塘湖春行》都是写景名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众口皆碑之句。《长恨歌》、《琵琶行》是著名长篇叙事诗。有《白氏长庆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