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生卒】:772—846 【介绍】: 唐朝诗人。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贞元进士。宪宗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等职。元和十年(815年),宰臣吴元衡被刺,他力主缉捕凶手,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穆宗即位,召回长安,目击宦官擅政,朋党倾轧,政治混乱,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刺史。文宗时,曾官太子少傅。武宗初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以诗酒咏佛为事。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在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提倡用诗歌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他的“讽谕诗”正是这种主张的实践,多同情当时人民的痛苦,揭露统治者的腐朽与残酷。有《白氏长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