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
[结构] 复句式:条件关系。 [释义] 无论遭受多少次挫折,都不退缩或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 [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孙中山先生)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 ❷ 作定语。 水运宪《祸起萧墙》:“别说是郑义桐他们,就是自己,也难得有这样百折不挠的魄力呀。” [附条] ❶ “百折不回”。陈群《理想的阶梯》。 ❷ “不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同义] 不屈不挠 坚贞不屈 坚韧不拔 [反义] 知难而退 半途而废 一蹶不振 [辨误] 挠,不读rá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