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原指泉水干涸,鱼儿相互吐沫沾湿,以求得暂时的生存。比喻在困境中的人以微薄的力量互相救助。濡:沾湿。 以:介词,用。 沫:唾沫。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田汉《关汉卿》八场:“这也叫‘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吧。你能担待一下,就请费心。 ” ❷ 作定语。周明《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但是她也刚刚遇到不幸,就在她生日的头十几天——9月24日,与她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共同生活了五十六年的吴文藻先生溘然病逝。” [附条] ❶ “以沫相濡”。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广平》。 ❷ “濡沫”。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 [同义] 同舟共济 风雨同舟 相依为命 [反义] 乘人之危 落井下石 |